在广阔雪道上畅快滑行,享受速度与激情;在银装素裹中泡温泉,让身心得到放松;在冰雪乐园里尽情玩耍,体验多重快乐……随着冬季旅游持续升温,冬游产品不断“上新”,人们在欣赏冰雪美景的同时,积极体验特色文体活动,“白色经济”犹如一股暖流注入文旅市场,“冷”资源成为点燃冬日热情的强大动力。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冰雪运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喜爱。场馆设施的加快建设、创新举措的稳步实施,激发了人们对于冬季运动的热情与向往。
提到冰雪运动,滑雪无疑是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热门项目之一。随着冷空气活动日渐频繁,全国部分地区气温骤降,不少雪场在滑雪爱好者的期待中陆续“开板”,新雪季燃情开启,冬日文旅消费潜力也进一步释放。
在吉林省,多家滑雪场于近日同步开放运营,自由驰骋的身影络绎不绝。“我是从雪友群里知道雪场开了,趁着周末和朋友自驾过来,体验今年第一滑。”来自吉林市周边城镇的李先生表示,已经充分感受到滑雪设施还有餐饮、住宿这些配套服务都做了升级。据了解,吉林省将面向省内外游客,发放3000万元冰雪消费券,内容包括享受景区、温泉、滑雪等门票价格优惠,此外还针对团组游客设立总额1000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
游客们除了尽享冰雪运动的乐趣,还可以体验包含各种冬日“限定”元素的旅游项目。在内蒙古,冰雪那达慕、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界河冰钓等145个活动将陆续举办,凸显跨境、度假、民俗三大特色;四川以“赏蜀山冰雪·享攀西暖阳”为主题,推出系列冬季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包括九寨沟、黄龙、稻城亚丁、四姑娘山等热门旅游景区门票全免;北京延庆区推出专业比赛、高山滑雪、冰雪乐园、冰灯花灯、温泉养生、美食暖锅、反季采摘7个板块的文旅活动,带来丰富多彩的冰雪体验。
近日来,连降的大雪让哈尔滨多了几分冬日氛围。令人期待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在紧锣密鼓地搭建中,预计将提前至12月中上旬开门迎客。晶莹剔透的冰雕作品、五彩缤纷的灯光特效,一块块冰砖搭建起冰雪主题乐园;而在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新疆阿勒泰山区的禾木村,皑皑白雪将这座小村庄装扮成充满童话色彩的梦幻“雪村”,成为许多游客争相拍照、品尝特色美食的打卡胜地。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冬季旅游供给日益丰富,“冰雪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未来,“冰雪+运动”“冰雪+观光”“冰雪+民俗”“冰雪+乐园度假”等多元化的消费模式,也将向着专业化深入发展。
冬天序曲已经缓缓奏响,一起期待更多精彩的特色冰雪主题活动,迎接属于这个冬日的阳光、美景和独特体验。(人民网记者 刘微)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扬州11月29日电 (记者 崔佳明)“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29日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
11月29日,“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图片展”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博物馆展出。崔佳明 摄
中亚是古代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几大文明的交汇地区,也是几大文明间陆路交流的重要纽带。早在2000多年前,为寻找迁移至中亚的大月氏,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
展览通过图片、沙盘、视频、360°全景展示等方式,展示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崔佳明 摄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交通、交流和文明交往互动的通道。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也就不能只有西方视角,还必须要加上东方视角。”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表示,循着当年张骞西行的足迹,从2009年开始,他带领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工作,以“东方视角”探寻丝绸之路历史印记。
王建新向扬州市蜀冈唐子城景区赠送《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丝绸之路考古纪事》。崔佳明 摄
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长江与大运河在此交汇,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点,2018年扬州被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
“今天,我们展览展示的丝路遗产所在地一一中亚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同样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东西方文明在那里交流互鉴。”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致辞时表示,“我们相信绿杨城郭、运河帆影与中亚草原、大漠孤烟的相遇,一定会给参观者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扬州市蜀冈唐子城风景区管理处承办。展出内容只是中亚考古工作的一小部分,既是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考古工作者文化交流的见证。“丝绸之路考古促进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王建新期盼这样的展出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去举办,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去分享他们的考古成果。(完)